牙龈萎缩了还能种植牙吗?要看这2个指标来决定
“才40岁就牙龈萎缩成‘老年牙’了?还能种牙吗?”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女士对着镜子愁眉苦脸——她刚拔掉两颗松动牙,却发现牙龈退缩得严峻,牙根都露出来了。像她这样被牙龈萎缩困住的中年人不在少数,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龈萎缩发生率高达67%,而其中30%的人因“牙床变薄”放弃了种植牙。但真相是:牙龈萎缩≠种牙死刑,关键看两个硬指标!

一、指标一:牙槽骨的“地基”够不够硬?
“种牙就像盖楼,牙槽骨是地基,牙龈是外墙。”北京口腔医院种植科主管医师陈明打了个形象的比方,“如果地基塌了(骨量不足),楼再漂亮也立不住。”
1. 轻度萎缩:骨量够,直接种!
李女士的闺蜜王姐就属于这种情况。她因牙周炎导致牙龈轻微退缩,但CBCT检查显示牙槽骨高度仍有12mm,宽度6mm。“这种条件完全可以直接种!”陈主管边说边展示王姐的种植病例:植入骨水平种植体后,3个月骨结合良好,现在啃苹果都不在话下。
关键数据:种植牙要求牙槽骨高度≥10mm,宽度≥5mm,剩余骨量需能包裹种植体至少1mm。
2. 重度萎缩:先“打地基”再种!
58岁的张大爷就没这么幸运了。他因长期牙周炎导致上颌后牙区骨高度只剩3mm,“直接种的话,种植体就像插在沙堆里的筷子,一咬就晃。”陈主管为他实施了上颌窦提升术——从颧骨处取自体骨填充,6个月后骨高度重回到8mm,才顺利种上牙。“虽然多等了半年,但现在吃排骨都没问题!”张大爷笑得合不拢嘴。
技术揭秘:骨增量手术包括引导骨再生术(GBR)、块状骨移植、牵张成骨术等,需配合人工骨粉(如Bio-Oss)和生物膜(如海奥)使用,愈合期3-6个月。
3. 特殊情况:全身病是“隐形杀手”
“糖尿病没控制好的患者,骨增量失败几率比普通人高40%!”陈主管强调。62岁的赵阿姨因血糖波动大,两次骨增量手术都失败了,后来只能选择活动假牙。“现在每天吃降压药、打胰岛素,等血糖稳定了再说。”她无奈地摇头。
医生提醒:高血压患者需血压≤160/100mmHg,骨质疏松患者需骨密度T值≥-2.5,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者需停药3个月以上。

二、指标二:牙龈的“软装”能不能兜住?
“就算地基打好了,外墙(牙龈)太薄也容易露馅。”上海九 院口腔种植科副主管医师刘琳指出,“种植体周围至少需要2mm厚的牙龈,否则会暴露金属边缘,既不美观又容易塞牙。”
1. 牙龈薄如纸:软组织移植来救场!
32岁的程序员小陈因横向刷牙导致下前牙区牙龈退缩,牙根暴露3mm。“这种情况直接种,种植体颈部会像‘电线杆’一样露在外面。”刘医生为他做了游离龈移植术——从上颚取一块牙龈组织,缝到退缩处。3个月后,牙龈厚度从1mm增至3mm,种植体被更好包裹。“现在笑起来再也不用捂嘴了!”小陈兴奋地说。
手术细节:结缔组织移植术更常用,需在腭部供区取“带蒂”组织,创伤小、成活率高。
2. 牙龈肿成球:先治炎症再动手!
“很多患者急着种牙,结果种完没多久就发炎了。”广州光华口腔医院种植科主管林巍叹了口气。45岁的周女士就是典型——她未治疗牙周炎就种了牙,结果种植体周围红肿流脓,后来不得不取出。“这就好比在烂苹果上种花,怎么可能活?”林主管比喻道。
治疗流程:系统牙周治疗包括洁治、刮治、根面平整,必要时需翻瓣术清除深部菌斑,待菌斑指数≤20%、探诊出血率≤15%方可种植。
3. 吸烟者的“定时炸弹”:戒烟3个月再种!
“吸烟者的种植体失败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.3倍!”成都华 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医师王虎亮出数据。55岁的老烟枪陈叔就是个反面教材——他种完牙后继续每天一包烟,结果3个月后种植体松动脱落。“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,导致骨结合不良。”王医师解释。
医生忠告:吸烟者需术前戒烟至少3个月,术后1年内复发率可降低60%。

三、种牙后怎么“保命”?这3件事必须做!
“种完牙不是终点,维护才是关键!”南京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副主管医师孙晓迪强调。她分享了一个病例:68岁的刘奶奶种完牙后坚持用冲牙器,每3个月复查一次,现在种植体用了8年依然稳固;而52岁的李先生因疏于清洁,2年就出现了种植体周围炎。
1. 清洁工具要升级:软毛牙刷+牙缝刷+冲牙器
“普通牙刷刷不干净种植体颈部!”孙医生建议用单束刷清洁种植体周围,牙缝刷选择0.6mm细头款,冲牙器压力调至中档(60-90psi)。
2. 饮食禁忌要牢记:别用种植牙啃螃蟹!
“种植体没有牙周膜缓冲,硬物会直接冲击骨界面。”孙医生提醒。她列出了“黑名单”:甘蔗、骨头、冰棍、坚果等,建议多吃西蓝花、乳制品等富含维生素C和钙的食物。
3. 复查频率要固定:每3-6个月“体检”一次
“就像汽车需要保养,种植体也需要定期‘体检’。”孙医生说。复查项目包括菌斑染色检查、X光片测量骨吸收量、咬合关系调整等。

四、种牙前必问医生的5个问题
“我的骨量够不够?需要植骨吗?”(避免种完才发现不稳)
“牙龈厚度够吗?需要做软组织移植吗?”(防止金属暴露)
“我有糖尿病/高血压,能种吗?”(控制全身病再动手)
“种完后怎么清洁?需要买什么工具?”(避免因清洁不当失败)
“如果失败了,补种要额外收费吗?”(提前了解风险)
然后唠叨一句:牙龈萎缩不是种牙的“绝症”,但也不是“随便种种”的事。找个有复杂病例经验的种植医生(比如-种植专委会委员),术前拍个CBCT精细评估,术后乖乖听医生的话维护——这才是种牙长寿的秘诀!

互动时间:你或身边的人有过牙龈萎缩的困扰吗?种牙时遇到了什么难题?欢迎在评论区吐槽,说不定能帮到更多人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