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士ITI和straumann的区别?5大差别了解
种过牙的朋友对瑞士种植体一定不陌生,但面对ITI和Straumann这两个高端品牌,很多人犯了难——明明都是瑞士老牌,价格却差不少,到底差在哪儿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,从材料到工艺、从适应症到后期维护,5个关键区别帮你选对“第三副牙齿”!
一、品牌基因:一个“学术派”,一个“选手”
ITI(士卓曼)是种植牙界的“老医师”,1974年就和大学实验室合作研发,自带学术光环。它的设计逻辑像定制西装——强调与骨组织的“长期默契”,适合追求稳妥的人群。
Straumann(士卓曼)更像个“六边形战士”,既有亲水种植体的黑科技,又和30多个国科研机构合作,产品线从基础款到高端款全覆盖,选择空间更大。
二、材质工艺:亲水VS喷砂,融合速度有玄机
ITI的亲水SLA表面像“磁铁吸铁屑”,血一接触就牢牢吸附蛋白,骨结合速度直接快30%!特别适合糖尿病或骨质疏松患者,愈合期能缩短1-2个月。
Straumann的SLActive亲水技术更绝,在工厂就完成“预湿润”,种进去就像种子遇到春雨,2-3周就能稳定。不过这项技术主要用在高端款,预算得往上够一够。
三、适应症PK:即刻负重VS骨量不足克星
ITI的“骨水平种植体”简直是“救急小能手”!前牙美学区拔牙后就能种,当天戴临时牙冠,适合要快速改善形象或咬合功能的上班族。
Straumann的“锥柱状设计”专攻复杂病例,比如后牙骨量不足、上颌窦提升后的种植。它的螺纹像螺丝钉一样能“卡死”在骨头里,稳定性杠杠的。
四、长期维护:谁更让人省心?
ITI的“长期质保”是金字招牌,但得找正规认证机构做维护。它的机械并发症率低于0.2%,基本种完不用管,适合怕麻烦的人。
Straumann的“智能化方案”更贴心,从口扫到导板设计全程AI辅助,误差控制在0.1mm以内。后期复查用APP就能预约,科技感拉满。
五、价格真相:贵在哪?值不值?
ITI常规款在1.2-1.5w/颗,亲水款贵3k左右;Straumann普通款1.5w起,高端款直奔2w+。差价主要来自工艺复杂度——比如Straumann的钛锆合金款,咬合力比普通钛高40%,适合夜磨牙患者。
省钱小贴士:医院搞活动时,ITI的亲水款和Straumann的基础款常有组合优惠,多对比几家能省大几千!
总结:怎么选不踩雷?
求稳选ITI:学术背书强,适合常规种植或前牙美学修复。
复杂病例冲Straumann:骨条件差、想即种即用就选它。
预算有限?:ITI标准款+全瓷冠,***!
较后唠一句:种植体是“地基”,医生技术才是“盖楼功夫”。选品牌前,先考察医生病例和口碑,毕竟再贵的钉子,种歪了也白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