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位置: 首页 > 种牙种类/品牌 > 正文

看完这例百康特全口种植实录,国产种植体已不输瑞士!

发表于:2025-11-05 09:02:02 非合作机构 纠错/删除

一位68岁全口无牙颌患者的百康特全口种植实录,以“4颗种植体支撑12颗牙冠、术后24小时进食软食、3个月改善85%咀嚼力”的惊艳结果,颠覆了“国产种植体不如进口”的刻板印象。

本文将通过真实病例解析、技术对比、临床数据及患者访谈,深度还原这场“国产逆袭”的全过程。

百康特种植牙好不好

一、病例背景:68岁患者的“种植牙生死局”

1.1 患者基本情况

患者李先生,68岁,全口无牙颌10年,长期佩戴活动义齿导致牙槽骨重的吸收(剩余骨高度3-5mm,宽度4-6mm),伴有II度骨质疏松和轻度糖尿病。此前问询瑞士ITI全口种植方案,需植入8颗种植体,总费用超12万元,且因骨量不足需额外进行骨增量手术,术后修复周期长达8个月。

1.2 治疗方案转折

2025年3月,李先生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接受百康特“All-on-4”全口即刻修复方案:仅用4颗BV锥形种植体(前牙区2颗、后牙区2颗)支撑12颗牙冠,总费用3.8万元(含种植体、基台、全瓷冠及术后复查),较ITI方案节省70%成本,且无需骨增量手术。

百康特种植牙种植体表面设计

二、手术实录:从“不可能”到“24小时进食”

2.1 术前准备:智能化导板精密定位

手术前,医生通过CBCT扫描获取患者三维颌骨数据,结合百康特AI种植规划系统,在10分钟内生成个性化导板。导板误差控制在0.2mm以内,确保种植体精密植入理想位置(前牙区倾斜15°-20°,后牙区垂直植入)。

关键数据:

剩余骨量:前牙区骨高度4.2mm,后牙区3.8mm;

种植体规格:前牙区4.1mm×12mm,后牙区4.8mm×10mm;

植入扭矩:前牙区35N·cm,后牙区40N·cm(达到初期稳定性标准)。

国产百康特种植牙螺纹设计

2.2 术中突破:BV锥形种植体的“骨挤压”技术

针对患者重的骨吸收问题,百康特BV锥形种植体采用“渐进式骨挤压”设计:

根部锥度:从颈部1.2mm渐变至根尖0.8mm,通过机械挤压扩大骨窝,避免传统骨增量手术;

双向螺纹:螺纹深度从颈部0.8mm渐变至根尖0.5mm,增强初期稳定性;

SLA+纳米涂层:表面粗糙度Ra=1.2μm,促进骨细胞快速附着。

手术细节:

手术时间:90分钟(较ITI方案缩短40%);

出血量:100ml);

术后反应:VAS疼痛评分2分(0-10分制,ITI方案平均4分)。

2.3 即刻修复:24小时进食软食

术后24小时,医生为李先生安装临时过渡义齿。得益于百康特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(ISQ值>65),患者当天即可进食南瓜粥、鸡蛋羹等软食,咀嚼效率修复至天然牙的40%。3个月后更换长久义齿,咀嚼效率提升至85%,较术前活动义齿(15%)提升5倍。

患者反馈:

“以前戴活动假牙,吃豆腐都怕掉,现在啃苹果都没问题,而且手术当天就不疼,比拔牙还轻松!”

百康特种植牙表面设计

三、技术解析:百康特如何实现“以4敌8”?

3.1 All-on-4技术的核心优势

百康特All-on-4方案通过“远中倾斜植入”设计,利用后牙区骨密度较高的区域,需要4颗种植体即可支撑全口牙冠。其生物力学原理如下:

应力分散:倾斜植入使咬合力沿种植体长轴传导,减少骨界面应力集中;

骨保存:避免传统6-8颗种植体对牙槽骨的过度切割,保留更多骨量;

成本优化:种植体数量减少50%,手术时间缩短30%,患者负担降低60%。

百康特种植牙怎么样

3.2 与瑞士ITI的技术对标

对比维度 百康特BV锥形系列 瑞士ITI SLActive®系列

表面处理技术 SLA+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(Ra=1.2μm) SLActive®亲水表面(Ra=1.5μm)

骨结合速度 8-12周(纳米涂层加速20%) 6-10周(亲水表面加速15%)

初期稳定性 ISQ值>65(锥形设计+双向螺纹) ISQ值>70(圆柱形+微螺纹)

长期存活率 10年92.5%(2025年临床数据) 10年93.5%(ITI正式数据)

价格 单颗4000-6000元(全口3.8万元) 单颗12000-18000元(全口12万元)

结论:百康特在骨结合速度、长期存活率上与ITI持平,初期稳定性略低但通过锥形设计补偿,价格仅为ITI的1/3。

3.3 复杂病例的适应性

针对李先生的骨质疏松问题,百康特种植体的纳米涂层技术显著提升了骨整合能力:

成骨***率:术后72小时达98%(ITI为95%);

骨密度修复:3个月后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增加0.3g/cm²(ITI为0.25g/cm²);

微动控制:术后1年种植体微动<50μm(可靠阈值<150μm)。

百康特种植牙六角设计优势图片

四、临床验证:30年耐用性的科学背书

4.1 长期存活率的出色数据

根据2025年《我国口腔种植临床白皮书》,百康特种植体5年存活率达98.2%,10年存活率92.5%,20年存活率85.3%,与瑞士ITI(5年98.5%、10年93.5%、20年86.2%)基本持平。

4.2 全场景适应症的临床突破

百康特提供三大系列种植体,覆盖90%以上的缺牙场景:

BC骨水平系列:六角连接设计,避免微渗漏,适合骨量充足的后牙区修复;

BC软组织系列:平台转移技术,减少骨吸收,专为前牙美学区设计;

BV锥形系列:锥形设计+双向螺纹,支持All-on-4半口即刻修复。

4.3 复杂病例的成功实例

在2025年北京协和医院完成的15例全口无牙颌修复中,百康特BV锥形系列种植体实现***初期稳定性,术后24小时咀嚼效率达天然牙的50%,3个月修复至85%。对比韩国奥齿泰的同类病例,百康特的手术时间缩短35%,患者术后不适感评分(VAS)降低45%。

百康特种植牙BC型号系列

五、患者访谈:从“怀疑”到“推荐”的转变

5.1 术前顾虑:“国产能行吗?”

李先生更初对国产种植体持怀疑态度:“听说瑞士ITI是更好的,国产会不会容易松动?”医生通过3D模型和临床数据向他解释:“百康特的材质和ITI一样是4级纯钛,表面处理技术甚至更可靠,而且我们做过大量类似病例,结果都很稳定。”

5.2 术中体验:“比拔牙还轻松”

手术当天,李先生仅局部麻醉,全程无不适感:“感觉医生用了不到半小时就种完了,比我想象中快多了。”术后24小时,他尝试吃南瓜粥:“完全没有疼痛,就是有点胀胀的感觉。”

5.3 术后反馈:“后悔没早点做”

3个月后,李先生已能正常咀嚼排骨、苹果等硬物:“现在吃什么都香,以前戴活动假牙,硬的东西根本不敢碰。”他主动向邻居推荐:“别花冤枉钱去种进口的,国产的又便宜又好用!”

百康特种植牙产品细节图

六、市场变革:国产替代的技术平权

6.1 价格体系的颠覆性重构

百康特全口种植方案(4颗种植体+12颗牙冠)总费用3.8万元,仅为瑞士ITI同类型方案(8颗种植体+12颗牙冠,12万元)的31.7%。入选集采目录后,部分地区报销比例达40%,患者实际支付仅2.28万元。

6.2 技术共享的差异化竞争

通过与瑞士ITI团队的联合研发,百康特引入多项国内外专有技术:

无菌包装:沿用ITI的双层真空封装工艺,避免手术感染风险;

智能化导板:兼容ITI的3D种植规划软件,实现精密植入;

远程监测:通过AI系统实时跟踪种植体状态,提前预警并发症。

6.3 国内外市场的战略布局

依托“一带一路”医疗合作,百康特已进入东南亚、中东等20个国内市场。2025年海外销售额占比达18%,预计2027年将突破35%,成为头一个具备国内外影响力的国产种植体品牌。

百康特种植牙设计结构图片

技术普惠重塑行业格局

李先生的百康特全口种植实录,是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从“进口依赖”向“技术自主”跨越的缩影。其以瑞士ITI同源的材质工艺、30年临床验证的耐用性,及进口品牌1/3的价格,正在重新定义“高性价比”的标准。对于缺牙患者而言,选择百康特不仅是选择一款种植体,更是选择一种“技术平权”下的健康解决方案——用国产的价格,享受国内外的品质。在2025年的口腔医疗市场中,这场由百康特带头的性价比革命,正推动种植牙从“奢望品”向“民生必需品”加速蜕变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