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种一颗牙全部费用:检查到牙冠,这些容易被加价!
在北京种一颗牙,从术前检查到戴上牙冠,全程费用动辄上万元,但实际收费中藏着不少“隐形加价”环节。
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,哪些项目容易多花钱,怎么避开这些坑。
术前检查:看似常规,实则暗藏“加项”
种牙前必须做CT、验血等检查,这是基础操作。但不少人反馈,面诊时医生会突然要求加做“咬合分析”“牙槽骨密度检测”等项目,费用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。比如,某口腔门诊在常规CT基础上,又加了“三维重建”服务,收费直接翻倍。
更坑的是,部分机构会以“评估手术风险”为由,要求患者额外购买“保险套餐”,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。实际上,这些检查并非人人需要,建议提前问清项目明细,或自带近期体检报告,避免重复检查。
种植体品牌:低价集采价背后,可能藏“附加费”
种植体是种牙的核心材料,价格差异极大。目前北京市场主流品牌中,韩国登腾、奥齿泰等集采价在2980元-3580元/颗,瑞士ITI、瑞典诺贝尔等高端品牌则要6000元-8000元/颗。但集采价通常只包含种植体和基台,牙冠需另算。
一些机构会以“集采价”吸引顾客,但实际收费时却说“基础款种植体库存不足”,推荐升级款,价格直接上涨。例如,某医院宣传瑞士ITI种植牙6980元,但顾客到店后被告知该价格仅限特定型号,其他型号需加价2000元。建议提前确认种植体型号、是否含基台,并要求书面报价。
牙冠费用:材质选择是“价格分水岭”
普通金属烤瓷牙冠约1500元-3000元/颗,全瓷牙冠则要3000元-6000元/颗。部分高端品牌全瓷牙冠甚至高达万元。
容易被加价的是“个性化定制”服务。比如,前牙区对美观要求高,机构会推荐“美学修复”,额外收费500元-1000元。更隐蔽的是“临时牙冠”费用,部分机构会默认赠送,但也有医院单独收费300元-500元。建议明确牙冠材质、是否含临时牙冠,并要求提供材质证书。
手术费与附加技术:即刻种植、骨增量等“高价选项”
手术费是另一大“加价点”。普通种植牙手术费约2000元-4000元,但若选择“即刻种植”,费用直接增加500元-2000元。这项技术能在拔牙后立即种牙,缩短治疗周期,但对医生技术和设备要求高,溢价明显。
若牙槽骨条件不佳,还需做“骨增量”手术,费用从800元-1500元/0.5g骨粉起步。上颌窦提升等复杂手术,单侧费用可达3000元-5000元。建议提前拍片评估牙槽骨情况,避免术中临时加价。
建议选择不强制推销维护项目的机构,或要求将术后服务写入合同。若机构以“不购买维护卡影响质保”为由施压,可向监管部门投诉。
种牙费用高,但“贵”不一定等于“好”。提前做功课,理性选择,才能避免花冤枉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