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牙基台外露属于正常现象吗?别慌,看这里告诉你原因
种植牙基台外露是否正常,关键看阶段!
手术中或愈合期基台外露是正常设计(医生故意让它露出来);但修复完成后基台或种植体暴露,则可能是炎症、骨吸收或外力损伤的信号,需及时处理。别慌,分清原因就能针对性解决!
一、基台外露是否正常?关键看阶段!
基台外露可能是正常现象,也可能是问题信号,完全取决于它发生在种植牙的哪个阶段。
•种植二期手术中:医生会主动将基台安装在种植体上,此时基台暴露在口腔内属于正常操作,目的是让牙龈适应并包裹基台,为后续戴牙冠做准备。
•修复完成后:若牙冠戴好后又发现基台甚至种植体金属部分外露,大概率是异常情况,可能因牙冠松动、牙龈萎缩或骨吸收导致。
简单说:医生故意露的,正常;自己突然露的,要警惕!
二、种植体也外露?先别慌,分情况!
种植体(人工牙根)外露同样需分情况判断:
1.一期手术后直接暴露:若患者骨质条件好,医生可能直接安装愈合基台,此时种植体连接处外露是正常设计。
2.修复后突然暴露:尤其是种植体螺纹部分从牙龈中露出,基本是异常信号!常见于牙龈发炎、骨吸收或咬合力过大。
异常暴露的典型表现:牙龈红肿、触碰出血,甚至伴异味,这些都指向种植体周围炎症。
三、哪些原因会导致异常外露?
异常外露的根源多与口腔环境或外力损伤有关:
•种植体周围炎:清洁不到位引发感染,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导致种植体逐步暴露。
•咬合负担过重:长期用种植牙啃硬物或受力不均,压迫周围组织,加速骨吸收。
•外伤或机械刺激:比如用牙签猛戳牙龈、牙刷过度摩擦,损伤软组织。
重点提示:前牙区外露影响美观,后牙区则可能影响功能,都需重视!
四、出现外露怎么办?两步自检+三步处理
Step1:先自检判断阶段
•若正在二期愈合期(术后2-3周),基台外露无需紧张。
•若修复完成数月或数年后突然暴露,立即就医!
Step2:医生如何针对性解决?
1.保守观察:外露范围小且无炎症时,加强清洁并定期复查。
2.抵抗 炎症治疗:牙龈红肿者需正规清洁(如激光去腐)、配合抑菌药物。
3.手术修复:
前牙区:通过软组织移植(如取上颚结缔组织)覆盖暴露部位。
后牙区:磨平外露螺纹减少刺激,或调整牙冠减少咬合负担。
五、日常维护做对,外露风险少一半!
预防胜于补救,记住三点核心维护原则:
1.清洁升级:用软毛牙刷+种植牙专用牙线(单束刷或冲牙器),重点清洁基台与牙龈交界处,避免菌斑堆积。
2.咬合习惯:别用种植牙啃骨头、开瓶盖!均衡分担咀嚼力。
3.定期复查:每年至少1次拍片+临床检查,监控骨高度与牙龈状态。
基台外露别自己吓自己!
正常阶段的外露是医生的小心机——为愈合铺路;异常暴露则是牙龈悄悄罢工的抗议。分清阶段、找准原因,小问题靠清洁能稳住,大问题也有成熟技术托底。记住:勤清洁、轻啃咬、定期查,你的种植牙就能稳稳陪你吃香喝辣!